许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都有“自评分”一栏,平心而论有点为难员工。给自己打高分会让领导觉得恬不知耻,打低分又对不起自己的辛苦付出。相比而言作为儿女给自己评分,不涉及升职加薪,也许能客观一些。
作为60后,我们这代人当儿女普遍尽心一些,但即便同一家庭,兄弟姐妹差异也挺大。比如我们家,大哥作为长子,我认为起码可以打95分。每次父母重病住院,他都独自承担了七八成护理工作,剩下部分由我承担。大哥收入不高,平日里省吃俭用,一件衣服穿十几、二十年。攒下的私房钱,全部用于贴补父母看病。我给自己打的自评分是65分,原本觉得应该低于及格线,但经常去医院,感觉大多数同龄子女还不如我,客观评价及格还是能达到的。
我没有贴补过父母,至于“啃老”,我结婚时父母出过钱,数目在同档次、同时期家庭属于偏低水平。父母住院时,我出力远不及大哥多。但我们家的人不善于交涉,遇到需要与院方“扯皮”的事情,往往是我硬着头皮挺身而出去得罪人,也算弥补了出力不足。
作为儿子,二哥给自己打多少自评分?我不得而知,我认为顶多二三十分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母亲退休后去广东打工。那时二哥夫妇双下岗,母亲退休金全给了他。自打开启了啃老模式,便再也刹不住车。断断续续啃到了退休,二哥退休前一年的社保、医保缴费,都是父母在买单。父亲去世前有三个半月卧床不起,生活不能自理。二哥没有照顾过一天,独自在外地赋闲,每天无所事事。如今母亲87岁了,他又打起了房子的主意。声称作为遗产继承,房子过户要收20%的税。趁母亲活着时过户给他,就不会有多少费用。由于父亲去世前没有立遗嘱,大哥和我实际上都掌握着一小部分房产继承权。他没法让我们同意,此事最终没有办成。大哥和我的底线是,母亲去世前房产绝不能过户,不管是否涉及多缴税。
有邻居拿我们家举例,说幸亏孩子多,有好有坏。假如只有一个孩子,万一不好,老了就遭殃了。其实放眼周围,有的多子女家庭,几个孩子都不孝,老人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;也有的家庭几个子女都很不错,大家庭十分和谐。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,不孝子孙往往是父母自己培养出来的。而孝子除了家庭教育,还得有一定的自悟能力才能修炼出来。作为一个自评分65分的儿子,我自问对父母付出不多,索取也不多。侄子辈能如此也算马马虎虎,勉强达到门槛值。当然若能像大哥一样,更好。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