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错,少了一个字,本人就是你口中的香辣蟹,我来帮你补充,香辣蟹,爱上海但更恨上海人!”
这是一个老乡对一个网友帖子的跟帖。
香辣蟹是什么?就是又香又辣横着爬行的一个喜夺食的物种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巨大,整治起来的难度也是很大的,因为香辣蟹的繁殖能力很强,适应能力也很强,整治力度稍微宽松一点,就会让它有机可乘。
对于这种状况,类似于电视新闻里一直在说的“加拿大一枝黄花”,这种植物,看似鲜艳,实则危害巨大,刚开始引进的那阶段,有些人不识好歹不明事理,把它当做绿化种类,希望它来美化环境的,哪知道是引火上身啊,搞得现在泛滥成灾,难以收拾.
它超乎想象的强大生存能力,说是它的根系会和其它植物的根系抢夺土壤里的水分,不仅如此,还会强行摄取其它植物根系里的营养成分,从而造成其它植物的死亡,而它自己则继续繁衍,成为这一方领土的新霸主。
展开剩余64%据说官方每年都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整治这“加拿大一枝黄花”,但是收效甚微,为时已晚。
这就是好心没有好报,这就叫做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。恨什么呢?有什么可恨的呢?又去恨谁呢?再怎么恨又能改变什么呢?是不是像老乡说的那样“更恨上海人”的那种恨呢?
人们痛恨“一支黄花”,是因为它破坏环境,祸害人间,所以才去痛恨它,也值得让人们去痛恨它,真是一点也没有冤枉了它,该!让我很疑惑的是,上海人怎么会招惹得让老乡们如此痛恨的呢?是上海人破坏环境?是上海人祸害人间?
我们都知道的,我们还是贫富差距巨大的状态,这是连央视这样的媒体都直面报道不含糊的,我们又有什么好忌讳的呢?像什么方圆20公里内的9个自然村,全部都是老弱妇孺,都看不到年轻人,年轻人都离家外出打工了,像什么东北人员的流失比松花江的水还要流得快,这些不过是几个小小的缩影而已.
上海就不一样了,就算上海把财政收支的87%上缴,很少有上海的平民百姓到外地去打工的,上海只把财政收支的13%给自己使用,但是,还是敞开胸怀,收纳了一千多万的外地人,五百多万的新上海人,让他们在这里有工作能赚钱能生存。
至于上海好不好,上海人自己说不算的,“因为谁不说俺家乡好”不是?有谁会不说自己家乡好的呢?
还是老乡们最有发言权的,看看这一千五百万的老乡们对上海的爱,爱到骨头里爱到骨髓里的爱,都再也不想离开上海,这上海还能是个不好的地方吗?要不然,他们早就跑光的了,一个破地方一个坏地方,怎么可能留住外地人的呢?是不是这个道理呢?
说到道理,按道理,上海人这样的胸怀收留容纳了这么多的外地人,于情于理,外地人都应该感谢上海人才对啊,这样的道理哪怕是三岁的小孩也是懂的啊。
可是呢,不但有真心感谢上海的外地人,也还有不少痛恨上海的外地人,而且还不加掩饰,直言不讳“爱上海但更恨上海人!”
发布于:上海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